首页

国产论坛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5 13:05:11 作者:提上诉!发限令!哈佛禁令引众怒 最新进展一文速览→ 浏览量:55951

  美国哈佛大学当地时间23日再次起诉特朗普政府。此前一天,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对此,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23日对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

  哈佛再次起诉美政府 提交临时限制令动议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M·加伯23日在致哈佛社区成员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谴责这一非法且不当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及哈佛大学数千名学生和学者的未来,也给全美各地高校众多赴美求学、追求梦想的学子敲响了警钟。”

  加伯表示,哈佛大学已经正式提起诉讼,并将随即提交临时限制令动议。在寻求法律救济的同时,校方将竭尽所能为师生学者提供支持。

  美国国土安全部此前称,之所以采取这一举措,是因为哈佛大学拒绝遵守提供有关其国际学生记录的要求。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指责哈佛大学“营造了一种不安全的校园环境,对犹太学生充满敌意,宣扬对哈马斯的同情,并推行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政策”。诺姆还称,此举是对全国所有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警告。

  取消招收国际学生资质是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进行打压的最新举措。今年4月,在哈佛大学拒绝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改革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的要求后,特朗普政府冻结了对该校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此外,特朗普政府还威胁考虑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哈佛大学4月21日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政府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操纵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

  根据哈佛大学的数据,截至2023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的27%以上。目前,哈佛大学招收了近6800名国际学生和学者,他们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在攻读研究生课程。

  美联邦法官发出临时限制令 冻结政府的撤销决定

  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23日对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

  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决中说,哈佛大学提交的临时限制令动议指出,若未能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其将遭受“立即发生且无法弥补的损害”。因此,法院要求维持现状直至听证会举行,发布临时限制令具有正当性,原告的动议获得批准。

  该法院网站信息显示,听证会定于当地时间5月29日10时30分在该法院举行。

  目前,司法部和国土安全部都还没有就法官的决定进行回应。但预计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对伯勒斯的限制令提出上诉。

  哈佛留学生称自己成为牺牲品 美政府被指“鼠目寸光”

  针对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22日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对美国所有高校的警告。

  对此,在哈佛的留学生担心无法顺利毕业,慨叹自己成了白宫与哈佛角力的牺牲品。在美国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指出,越来越多的学术界人士正纷纷寻求离开美国,打压学术界的行径实属鼠目寸光之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身边的变化)农业废弃物“炙手可热” 浙江遂昌秸秆回收变废为宝

河南中原铁道旅游集团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旅游专列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特色旅游专列改造项目,深入挖掘沿线丰富旅游资源,策划主题产品,将旅游专列打造为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品牌,进一步优化客户出行体验,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出行选择。(完)

(申城风景线)沪上剧场“解锁”新场景 绽放“美育之花”

联合报》28日发表评论指出,枪声划破平静的假象,以暴制暴必须接受法律制裁,但枪声背后也反映深深的民怨与不满,从儿童虐待、食品安全到电价风暴,民进党当局激发一股“周处效应”,社会正处于“压力锅”边缘。

央行开展4010亿元1年期MLF操作 中标利率2.50%

记者2月26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岗研究团队与中外多个团队合作,最新研发出将半导体颗粒嵌入液态金属实现规模化成膜的新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成功构建出形神兼备的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因其具有类似树叶的功能而被形象称为“人工树叶”,可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5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与昨天持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方向明在致辞中表示,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白名单赛事,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弘扬航天精神、传承航天优秀文化、普及航天知识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青少年不仅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更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希望参赛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意实践将有可能为航天事业带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

广东税惠赋能 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面对当代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外交场合表达了中国秉持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立场。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中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这可以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基本看法和原则立场。正是这种文化多样性格局,才使得世界产生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